BlogYYY
Tuesday, December 4, 2007,1:55 PM
孩子的错?社会的错?
早上9时,咖啡店人潮已过,买了报纸咖啡,找张空桌准备好好享受,一个年约6岁瘦骨嶙峋的小男孩跑前来,指着我对面的空椅问∶“Uncle,请问这里有没有人坐?”我笑着摇头。他刚坐下,一个比他年纪小、长相较好看的男孩亦跑来,指着瘦男孩旁边的椅子问∶“Uncle,请问这里有没有人坐?”我再笑着摇头。他还未坐好,大的就发话∶“我问了,他说没有,你还再问?真笨!”小的抿抿嘴,颇觉委屈。我奇怪为何没有大人,然后看见一个老人家抱着一个年纪更小的慢慢踱来,两个孩子招呼叫外婆。哦,原来是兄弟。
婆婆选择坐邻桌,有相熟的可聊天。两个小孩呢?也不见老人家叫食物或饮料给他们。只见大的滔滔不绝用极粗糙的英语数说小的这样不该,那样不对。小的偶尔回敬一两句,词不达意。我本无心细听,但大的说到激昂处,竟敲桌拍凳,咖啡几乎让他震翻。我心感厌恶,喝道不要拍桌子!他们立刻静下来。正舒一口气,大的又说:“我爸爸比你爸爸有钱,我们的车比你的大。”小的默不出声。大的意犹未足:“我妈妈最疼我,她买很多很多玩具给我,有……”一二三四如数家珍,历时1分钟。小的急了,语无伦次地说我妈妈也给我买很多玩具……语带哭音。终於搞清楚原来他们不是兄弟,不过实在听不下去。
朋友开咖啡店,小女儿刚小学毕业,被他宠到无法无天。不久前换了手机,买了I-POD,最近又要求买PSP随身游戏机。理由冠冕堂皇,要随学校团到中国旅行,途中自然需要PSP解闷,而且同学都有,自己没有,无疑鹤立鸡群,太过突出。朋友追不上时代,跟她谈人生大道理:人有,不代表自己也需要有,我们穷人家,应量入为出。可惜肺腑之言换来个梨花带雨。这次朋友坚定心肠,不为所动。当晚他女儿上网在自己博客痛骂父亲绝情,自然引来同学各式各样建议。第二天她跟父亲说不如一人一半?朋友问你钱从何来?女儿说您可以先借我嘛?行不通!隔天她又提出不如分三份,您与妈妈各一份,我出一份?死缠烂打!结局还用问?自然是父亲投降。
我本不以为然,但看过上述两个男孩的事件后,明白孩子们也是“人在江湖”。有天送女儿到学校考A-Level,她说考完后与同学吃晚餐,我问她有没有钱?她说有。下车前我掏出20元给她。女儿本以为去Food Court,结果一个同学提议去New York New York吃西餐,一致通过。势成骑虎,幸好老爸有先见之明,有那20大元加上自己零钱,女儿不用四处找提款机。
我始终觉得自己那一代少年时,比现在单纯快乐得多。同学的家庭环境都差不多,男孩子除了上厕时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没什么其他好比。没手机,没电脑,没互联网,没游戏机,没房车接送,没家乡鸡与麦当劳!没有零用时,一个塑料球便可以十几人踢上几小时,实在是过瘾!幸福!
Labels: 新闻 - News